正是我国绿化雪松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,大规模的绿化工程项目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。虽然我国绿化苗木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其背后所存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其隐忧令人担心,依照“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树”原则,规划营造经济丰产林和生态防护林,有效控制水土流失,提高水系防洪能力。其中,八大流域”沿河每侧营造3050米宽的生态经济林带,其他12条河流每侧营造1020米宽的生态雪松经济林带,做到上下贯通不时带,两岸绿化成规模。2013年,全市新建沿河生态经济林10万亩。
雪松生产中存在主要问题是苗圃过度施用重肥水造成苗木柔嫩、木质化程度低,这样的苗木应用到工程上之后,不但达不到相应的景观效果,而且对后期的养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。为提高单位土地的绿化苗木产量,局部苗圃在生产上采取了一些违反植物正常生长规律的措施,如冬天盖大棚提高花灌木或雪松种苗的生长量等。由于工地上提供的条件与大棚有很大差别,往往导致长势变差,而且极易发生病虫害;乔木的生产上,圃地或移栽前进行超强水肥管理,使苗木产量增速不少,苗圃地里生长旺盛,外观上看“枝繁叶茂”景观效果优良,刚移接到工地时也是绿树成荫,但到后来绿叶就逐渐减少,最后枝枯叶黄,严重影响景观效果。
根据规定,大中小型水库流域第一山脊线内的区域,根据地质条件,切实搞好林种布局和树种搭配,增强生态防护效能。市级突出抓好“四库”沐浴、门楼、王屋、高陵四座大中型水库)水源涵养雪松林建设;县市区突出抓好北邢家、迟家沟、占山、丘山、平山、龙门口、庵里、里店、建新、盘石、勾山、城子、金岭、赵家、坎上、庙埠河、临疃河、白云洞十八座中型水库造林绿化。2013年,全市新营造水库流域水源涵养林20万亩。